menu

Arts and Sciences

文理常识



语文(Chinese)

  • 含义:语言文字,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
  • 内容:字词句段篇章
  • 汉语: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段,篇

    • 语素: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能独立表达意义。
      • 单音节语素(例如:山、水、来、去等)
      • 双音节(如:蟋蟀、蚱蜢、蝴蝶等不能分开的表达意义的词)
      • 多音节语素(如拖拉机等外来词语)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 虚词:副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连词
    • 短语
      • 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并列短语
    • 句子:分成单句(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和复句(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根据谓语的不同构成情况,主谓句分为:
        • 动词谓语句(由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做谓语,如:“你改悔罢!”(鲁迅《藤野先生》)“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修学校去。”(鲁迅《藤野先生》))
        • 形容词谓语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做谓语,如:“我母亲的气量大。”(胡适《我的母亲》)“我母亲心里又气又急。”(胡适《我的母亲》))
        • 名词谓语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如:“每人一盏灯笼。”(胡适《我的母亲》))
        • 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做谓语,如:“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鲁迅《藤野先生》))
      • 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分为:
        • 动词非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的,如:“站住!”)
        • 形容词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如:“好!”“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 名词非主谓短语(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如:“飞机!”“多美的景色呀!”)
      •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
        • 并列关系复句、递进关系复句、选择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和条件关系复句。
  • 知识点
    • 字音字形
    • 实词虚词
    • 熟语病句
    • 标点
    • 语言基础
    • 文学常识
    • 文言文
    • 诗歌
    • 阅读
    • 写作

数学(Mathematics)

  • 含义: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其英文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而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定理。
  • 词源:西方语言中“数学”(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ά)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ά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以及另外还有个较狭义且技术性的意思-“数学研究”,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μαθηματικός(mathēmatikós),意思为和学习有关的或用功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其在英语中表面上的复数形式,及在法语中的表面复数形式les mathématiques,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复数mathematica,由西塞罗译自希腊文复数τα μαθηματικά(ta mathēmatiká),此一希腊语被亚里士多德拿来指“万物皆数”的概念。
  • 内容:数形
  • 数学分支
    • 数学史
    •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 数论
    • 代数学
    • 代数几何学
    • 几何学
    • 拓扑学
    • 数学分析
    • 非标准分析
    • 函数论
    • 常微分方程
    • 偏微分方程
    • 动力系统
    • 积分方程
    • 泛函分析
    • 计算数学
    • 概率论
    • 数理统计学
    • 应用统计数学
    • 应用统计数学其他学科
    • 运筹学
    • 组合数学
    • 模糊数学
    • 量子数学
    • 应用数学
    • 数学其他学科

英语(English)

  • 含义: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英语包含约49万词,外加技术名词约30万个,是词汇最多的语言,也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 内容:听说读写

  • 词源
    • 法语,35%。
    • 拉丁语:包括拉丁语词汇和古代的法语:28%
    • 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古丹麦语、古挪威语和荷兰语:25%
    • 希腊语:5%
    • 不详:1%
    • 其他语言:小于1%
  • 语法:语序,时态,词性,句型

    • 语序:主词─动词─受词─补语(SVO),但疑问句时助动词或是be动词移至句首。

      • 总体上来说英语是“中心语前置”的语言,即一个短语的重心在其开头,但名词短语是主要的例外。
      • 语序变化一般用在疑问句(Did you go to the store?)、主动被动语态变化(The car was bought by John)及词语或语法上的强调(主题化)中。
    • 句型(5种)

      • 主词─动词(S-V)(主语—谓语)
      • 主词─动词─主词补语(S-V-SC)(主语—系动词—表语)
      • 主词─动词─受词(S-V-O)(主语—谓语—宾语)
      • 主词─动词─间接受词─直接受词(S-V-O-O)(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 主词─动词─受词─受词补语(S-V-O-OC)(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 屈折变化

      • 所有格:He is Fred’s best friend. -‘s
      • 动词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Alfredo works. -s
      • 过去时:Fred worked. -ed ,但亦有不规则变化。
      • 现在分词/进行时态:Fred is working. -ing(如果动词的末音节为辅音结尾的闭音节,则须双写末辅音,如running)
      • 过去分词:The car was stolen. -en;Fred has talked to the police. -ed,但亦有不规则变化。
      • 动名词:Working is good for the soul. -ing
      • 复数:Fred has two blue eyes. -s(如果名词的尾字是s或h,则需加-es,如dishes)
      • 比较级:Fred is smarter than Rick.形容词末尾加-er,多音节(3+)在前面加more,如“more difficult”
      • 最高级:Fred has the fastest car.形容词末尾加-est,多音节(3+)词在前面加most,如“the most difficult”
    • 词类(10类)

      • 名词(n.)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 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的词。
      • 副词(adv.):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
      • 代名词(pron.):是代替名词、形容词和数词的词。
      • 数词(num.):表示数量和顺序的词。
      • 动词(v.):表示动作和状态的词。
      • 冠词(art.):与名词连用,其说明人或事物的作用。
      • 介系词(prep.):通常置于名词和代词之前,表示名词和代词与其他词的关系。
      • 连接词(conj.):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
      • 感叹词(excl.):表示说话人感情或语气的词。
  • 考试

    • 英国:国际英语测试系统(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雅思)
    • 美国:托福(TOEFL)
    •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CET)(主要面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硕士生)

物理(Physics)

  • 含义:“physics”,最先出自于古希腊文“φύσις”,原意是“自然”。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的本质与性质的自然科学。是一种实验科学,物理学者从观测与分析大自然的各种基于物质与能量的现象来找出其中的模式。这些模式称为“物理理论”,经得起实验检验的常用物理理论称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证明是有错误为止(具可否证性)。物理学是由这些定律精致地建构而成。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化学、生物学、考古学等科学学术领域的理论都是建构于这些物理定律。物理学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 内容:声光力电热
  • 核心理论
    • 经典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初已成熟的传统学术分支领域:经典力学、声学、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
      • 经典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状况。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经典力学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静力学论述处于静力平衡的物体所感受到力与力矩。运动学描述物体的运动,完全不考虑力或质量等等影响运动的因素。动力学研究改变物体运动的因素与物体运动如何因此改变。按照表述方式的不同,经典力学又可分为矢量力学与分析力学。矢量力学着重于论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等矢量间的关系,而分析力学则从受力物体运动时的拉格朗日量或哈密顿量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行为。
      •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制造、控制、传播、接收与效应的学术领域。超声波学,生物声学与电声学是声学所包含的一些重要现代分支领域。超声波学研究超过人类听觉能力的高频率声波,在医学诊断与医学治疗方面有很多重要用途。生物声学研究涉及动物的声波。电声波学研究电声设备的操控。
      • 光学专注于光的性质与行为的物理学分支领域。光在几何光学里被视为光线,能够以直线移动,直到遇到不同介质时,才会改变方向。反射、折射等现象都可以用几何光学的理论来解释。光在物理光学里被视为光波,能够用来描述衍射、干涉、偏振等等现象。
      • 热力学主要研究热量与机械功彼此之间的转换。在热力学里,通常透过描述物理系统平均性质的宏观变量,像温度、内能、熵、压强等等来解释自然现象。热力学研究这些宏观变量彼此之间的关系(如麦克斯韦关系式)、以及它们的改变对于物理系统的影响。学习热力学的起跑点是热力学定律。热力学不研究物质的微观性质,这属于统计力学领域。从统计力学的理论可以推导出热力学定律。统计力学应用概率论来研究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物理行为。统计力学将单独原子或分子的微观性质桥接至大块物质的宏观性质,对于这些宏观性质给出微观层级的诠释。在大尺度的实验中可以测量到这些宏观性质。
      • 电磁学描述带电粒子与电场、磁场的相互作用。电磁学的分支有静电学、静磁学、电动力学等等。静电学研究静止带电粒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磁学研究所有涉及常定磁场的现象。电动力学研究所有涉及加速度带电粒子、电磁辐射、时变电场与时变磁场的现象。经典电磁学的基础理论是麦克斯韦方程与洛伦兹力方程。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可由带电粒子的加速度运动产生。
    • 现代物理学
      • 经典物理学通常用以阐述日常可观察尺寸的系统现象,而现代物理学通常用以阐述极端或非常大尺寸、非常小尺寸的系统现象。例如,化学元素可以被辨识的最小尺寸是原子物理学或核子物理学探索物质所操作的尺寸。而粒子物理学操作的尺寸则更为微小,它论述的是基本粒子或由基本粒子组成的粒子。由于使用大型粒子加速器来产生基本粒子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所以通常粒子物理学又称为高能量物理学。对于粒子物理学所研究的物理系统,那些关于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的普通常识不再适用,必须加以修改。
      • 现代物理学的两种核心理论给出关于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的崭新绘景。量子力学论述发生于原子层级与亚原子层级各种现象的离散性质,以及在关于这些现象的描述里的粒子与波动的互补性质。相对论阐述,处于某参考系的观察者,所观察到在另外一个以相对速度移动的参考系发生的现象。相对论又可分为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于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重力(弯曲时空),即狭义相对论只涉及那些没有重力作用或者重力作用可以忽略的问题,而广义相对论则是研讨那些涉及重力的论题。现代物理研究大致分类为天文物理学、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等。
    • 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之间的差异
      • 物理学的一大研究目标是在发现普适定律,即毫无例外的规律,但似乎每一种物理理论都只适用于某些明确值域。经典物理学的定律能够准确地描述长度超大于原子尺度、速度超小于光速的系统。在这适用范围以外,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并不相符合。狭义相对论彻底地丢弃了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概念,且以四维时空取而代之,因此得以准确地描述速度接近光速的系统,即相对论性系统。量子力学不似经典物理学一般决定性地描述宏观物体的物理行为,而是统计性地描述微观系统的物理行为,它成功地通过了当今任何检试其正确性的精密复杂实验。
      • 量子场论统一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是粒子物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也已被合并为弱电相互作用。物理学者期望在不久的未来,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能够被收敛在大统一理论的论述内。广义相对论将时空延伸为动态的弯曲时空,能够描述大质量系统和宇宙的大尺寸结构。但是,广义相对论与其它种基础相互作用表述尚未能被统一为单一理论;科学家仍旧在发展几种可能的量子引力理论。
  • 补充
    • 经典力学的理论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但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物体尺寸超大于原子、二是物体运动速度超小于光速。
    • 混沌理论,其揭示了力学系统的决定论可预测性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这些核心理论大致包括于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力学、电磁学、狭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学领域。
  • 分类
    • 牛顿力学(Newton mechanics)与分析力学(analytical 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 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与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 热力学(thermodynamics)与统计力学(statistical mechan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 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
    • 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研究在大质量物体附近,物体在强引力场下的动力学行为。
    •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 性质
    • 真理性: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 统一性: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统一了电和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统一了质量和能量。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统一了粒子性和波动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统一了时间和空间。
    • 简洁性: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明快性。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对称性: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如: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

化学(Chemistry)

  • 含义:化学的语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由“炼金术”(alchemy)得名的。英语中“alchemy”一词源于古法语的“alkemie”和阿拉伯语的“al-kimia”,意为“形态变化的学问”(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阿拉伯语中的“kimia”一字则源于希腊语。亦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英语中的“chemistry”一字源自埃及语中的“kēme”,意思是“土”(earth)。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存在着化学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当代化学大致分为四大学门,各学门又有许多延伸的子学门和应用化学领域。
  • 内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
  • 四大学门主要为:

    • 物理化学是从物理角度分析化学原理的化学学门,可谓近代化学的原理根基。物理化学家关注于分子如何形成结构、动态变化、分子光谱的根本原理,以及平衡态等基本问题,涉及热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重要物理领域。大体而言,物理化学为四大学门中最讲求数值精确以及理论架构严谨的学门。
    • 分析化学开发分析物质成分、结构与量的方法,使化学物质成分得以定性或定量,化学物质结构得以确定。从分析手段分,分析化学又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分析化学是化学家最基础的训练之一。化学家在实验技术和基础知识上的训练,皆得力于分析化学。当代分析化学着重仪器分析,常用的仪器分析手段有如下几种:光谱法(例如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拉曼光谱法等)、色谱法(例如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泳法等)、电化学分析(例如伏安法、电致发光法、电导分析法等)、质谱法、能谱法等。
    • 有机化学研究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学门。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和方法、机构和物理性质。由于有机化学高度的应用性和悠久的发展历史,通常被普罗大众视为当代化学的代名词。有机合成和新反应途径的开发,对于药物,天然物,生物和材料高分子的开发,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化学工业有极大的影响。
    • 无机化学有机化合物以外元素的化学领域,研究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和方法,机构和物理性质,最常见的分子体系为金属化合物。有机和无机化学领域常有交叠,甚至有密不可分的趋势。有机金属化学就是一门结合有机和无机领域的化学。
  • 其他延展和应用的学门:
    • 理论化学从物理的理论去解释各种化学现象的学门。
    • 计算化学由于分子体系的复杂性,分子的反应,动态,结构,经常是无法完全以量子力学做计算的。因此计算化学提供各种简约的计算方法,来预测并辅助实验结果的推断。实用性上已有诺贝尔奖的肯定,如199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密度泛函方法。
    •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的学科,被应用于研究细胞中各组分(例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核酸以及其他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各项化学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应用于酶促反应的研究。
    • 热化学是以热力学的观点来研究化学,以焓、熵等状态函数来描述和预言化学物质稳定性和化学反应发生的结果。
    • 电化学是研究各种因为电推动而发生的化学作用或者会在运作途中产生电力的化学作用的科学学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池就是电化学的研究成果。
    • 光化学研究各种化学物质,受到各种频率光线照射之后的化学反应变化。
    • 药物化学研究化学物质怎样用于药剂中,从而改变药剂的功效,做出医疗的作用。它其实是几个化学门派,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及几个不属于化学的科学学门,包括:药剂学、分子生物学和统计学的结合。
    • 量子化学用量子力学及其他纯理论手段解释各种化学现象。
    • 核子化学研究不同的次原子粒子怎样走在一起,形成一个原子核,及研究一个原子核中的物质如何变化。 放射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那些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属于或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例如:采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各种蛋白质或激素,以便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标本之中相应物质的浓度。
    • 天体化学研究外太空的化学物质,分析它们的成分、结构与地球上的物质有什么不同。
    • 大气化学是一种对地球大气层及其他星球的大气层的研究。大气化学都会研究环境变化途中发生过什么化学反应,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 环境化学研究化学物质进入不同自然环境,经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后,形成的产物是否对人体及生态造成危害。
    • 绿色化学研究怎样从化学角度减低污染。
    • 资讯化学用电脑去解决化学上的问题。
    • 地球化学研究地壳中各种物质的化学特性,解释它们的构造。
    • 石油化学从化学角度研究石油及天然气的特性及炼油技术。
    • 高分子化学研究比较大的分子,即是高分子,例如发泡胶怎样造出来和有些什么特性。高分子化学亦会研究怎样令很多分子结合为一粒高分子。
    • 超分子化学研究共价键以外各种化学键,例如:氢键、范德华力、疏水效应的运作。
  • 知识点
    • 原子、元素、分子、化学键、分子间力、物质、离子和盐、酸碱性、氧化还原、化合物、摩尔、物质的量、化学反应、平衡、能量、化学定律

生物(Biology)

  • 含义: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生物会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两点,前者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类生命现象的基础。

  • 内容:分子、基因、蛋白质、脂肪、糖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殖、动物、植物、遗传、进化、生态。

  • 生物界物质层级

    • 个体层次: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生物(个体)
    • 多细胞层次:器官系统 > 器官 > 组织
    • 细胞层次:细胞 > 细胞器
    • 分子层次:分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结构
    • 亚分子层次:原子 > 次原子粒子(复合粒子 > 基本粒子)
  • 共同特征

    • 代谢和遗传是最大两点,但在复杂生命中需要更多属性来定义,只是这些属性并非普遍存在,详见下。例如病毒就是相当特殊的生命表现形式。 生物的共有属性主要有四个,一般我们会包含:
      • 新陈代谢(化学物质的生成与分解)
      • 生长发育(收集、储存资源)
      • 繁殖(遗传物质的传递,但很多生物的个体无法进行繁殖——尽管它们所属的物种可以繁殖)
      • 适应(外部物理环境变化不至于影响体内的化学变化)
    • 较不明显的有其他三个
      • 应激性(但有些生物无法直接对刺激产生反应,如植物没有神经)
      • 运动(许多生物无法独立移动)
      • 组织性(生物间如雌雄的互动、护幼、共生、社会组织等等)
  • 高分子

    • 组成生物的分子可以分为高分子(也称为生物大分子)及其他较小的分子。这些高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糖和脂质等[4]。核酸(特别是去氧核糖核酸,DNA)用核苷酸的序列来储存资讯。四种核苷酸(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的特殊序列决定了生物体的许多特征。核苷酸的序列可以拆成许多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遗传密码,对应一种特殊的氨基酸[5]。因此DNA的序列对应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而且由于其成分氨基酸的化学性质,蛋白质会依特殊的方式折叠,而且会执行一特定的机能。

    • 以下是已知蛋白质的机能:
      • 酵素,作为代谢反应的催化剂。
      • 结构蛋白质,像微管蛋白或胶原蛋白。
      • 调节蛋白质,转录因子或是调节细胞周期的周期素。
      • 作为信息分子或信息分子的受体,像某些激素及其受体。
      • 防御蛋白质,包括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或是毒素(例如曼巴蛇素),或是包括像刀豆氨酸等特殊氨基酸的蛋白质。
    • 双层的磷脂组成了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包覆在细胞的外面,防止化学物质自由的进出细胞。由于磷脂双分子层的选择性渗透,只有特定分子才能通过细胞膜。在一些多细胞的生物中,这可以是储存能量及在细胞间传播资料的方法。相较于脂质及蛋白质,糖更容易分解,也更容易转换为能量,在所有生物体中,糖是最常使用的有机分子能量来源。
  • 寿命

    • 寿命是生物的基本参数之一。有的生物只能生存一天,有的生物例如一些植物能生存几千年。灯塔水母是已知唯一一种目前没有寿命限制的生物。
    • 细胞衰老在决定生物体、细菌、病毒甚至是朊毒体的寿命时很重要。
    •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存在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的DNA序列——端粒与细胞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变短一些。随着端粒逐渐缩短,最后造成了位于染色体DNA中间段的对细胞生命活动有意义的DNA序列的缺失。由于此时无法继续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细胞便会进行一种由自身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
    • 此外,肿瘤细胞中的端粒结构通常没有缩短,这也是肿瘤细胞能够进行无限制分裂的原因之一。
  • 分类:域界门纲目科属种

      白菜 猕猴
    真核生物域 真核生物域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植物界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种子植物门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双子叶植物纲 哺乳纲
    灵长目 白花菜目 灵长目
    人科 十字花科 猴科
    人属 芸苔属 猕猴属
    智人 白菜种 猕猴

政治(Politics)

  • 含义:政治(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政”指的是政府;“治”指的是治理。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 “政”是政权主体,“治”是维护政权的方法和手段,治是围绕着政进行的。 政治包括军事,法律,政权机构,政治党派团体,等等方面。“政”主要是政权,政府,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治组织,政治机构。“治”主要是指法律,制度,政策以及依据这些进行的行为,包括军事,法律,行政等方面。“政”是硬件,“治”是软件。
    •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
    •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 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和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简称政体。
  • 本质:规范化的社会管理。政治是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的社会管理,经济是规范化的社会交往。
    • 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人员的评价与选拔;
    • 规范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能的设置;
    • 规范化的社会管理程序的制订;
    • 规范化的社会管理行为的约束;
    • 规范化的自然资源配置;
    • 规范化的利益分配法则等。
  • 基本形式 根据规范化社会管理的不同对象,政治可分为如下基本形式。
    • 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的配置规则主要包括:劳动力的配置规则,如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
    • 自然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与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的配置规则,如矿产资源法、森林保护法、水法、国土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
    • 知识产权的规范化管理(即信息管理)。知识产品的配置规则,如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危险及有害产品的限制规则,如药品管理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人员健康安全性规则,如食品卫生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
    • 行为的规范化管理。经济行为的限制规则,如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协调利益和解决矛盾的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还有各种条例、法规和规章等。
    • 财产的规范化管理。物权法、继承法等。
    • 组织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公司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兵役法等。
    • 此外,还需要建立为创立、实施、监督和评价各种经济规则的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如行政诉讼法、组织法等。
  • 体制
    • 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它首先指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如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及委员会制),结构形式(如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以及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如三权分立原则);其次它还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
    • 现代西方政治体制的典型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政权更迭,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行的政治模式。
  • 政治光谱:衡量个人及政党政治立场倾向(即不同意识形态)的工具,会由一至多个轴线构成。政治光谱有很多种,如政治倾向测试、政治罗盘、Pournelle 图等,大部分的都会区分出左派(社会主义倾向)和右派(保守主义倾向),这是从18世纪法国议会的坐席方向沿袭而来的,也衍生出左派、右派和中间派的术语。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历史(History)

  • 含义:历史出自古希腊语:ἱστορία(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知识”,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以此为名。简称史,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 本质: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历史的过程和方法。
  • 历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环境史观、人文史观、唯物史观
  • 体系
    • 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
    • 考古学:通过实物分析鉴定和研究历史
    • 历史哲学:对历史学方法、目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
    • 年代学:确定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学科
    • 文献学:对资料文献的管理和检索等的研究
    •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手稿的学科
    • 新闻学:报告事件发生,社会现象,政治时局等的学科
    • 社会学:研究现代(当代)人类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学科
    • 考古学:发掘和调查古代遗物和文献
    • 心理史学: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心理激励作用
    • 家谱学:研究家庭及其历史渊源
    • 未来学:对未来的预测和研究
    • 古代天文学:对太空的观察,计算星象
    • 历史地理学:研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对于考古学等提供借鉴
  • 体裁
    • 编年体:以时间为顺序编撰和记述历史
      • 历史年表:依时间先后排列的历史资料
    •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
      • 传记(本纪):个人历史的记录
    •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的历史记录体裁
  • 分类
    • 按地域分:世界历史 、 亚洲史 、 欧洲史 、 非洲史 、 大洋洲历史 、 美洲历史、中国历史等
    • 按时代分:史前史 、 古代史、 近代史 、 现代史等
    • 按学科分:哲学史 、 宗教史 、 思想史 、 史学史艺术史 、 电影史 、美术史 、 建筑史 、 广告史、文化史 、 文学史 、 教育史 、 博物馆史、经济史、农业史、自然科学史 、 数学史 、医学史、交通史等
    • 按种类分:人类历史、动物历史、植物历史、地球历史等
    • 按研究对象分:个人历史(即传记)、画家历史、国王历史等
    • 按历史的可靠性分:正史、野史、传说、故事等
  • 朝代

    • 朝代线索:

      •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 秦—–西汉—–新—–东汉
      • 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
      • 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
      • 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明—–清
    • 口诀
    •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 时间

    • 基本概念:历史 · 过去 · 现在 · 未来 · 永恒 · 时间箭头
    • 时间单位
      • 取法自然:银河年 · 默冬章 · 年 · 季 · 月 · 日
      • 人为单位:秒 · 分 · 刻 · 时 · 周 · 旬 · 年代 · 世纪 · 千纪
      • 中国古代历法时间单位:元 · 纪 · 蔀 · 章 · 岁 · 月 · 旬 · 日 · 辰 · 更 · 点 · 刻
      • 印度古代时间单位:大时 · 须臾 · 罗豫 · 腊缚 · 弹指 · 坦刹那 · 瞬顷 · 念 · 刹那 · 生灭
      • 取自物理理论:普朗克时间
    • 天文的年:交点年 · 回归年 · 恒星年 · 近点年 · 儒略年
    • 天文的月:交点月 · 回归月 · 恒星月 · 近点月 · 朔望月
    • 天文的日:太阳日 · 恒星日 · 历书日 · 儒略日 · 朔望日
    • 天文的时:民用时 · 恒星时 · 历书时
    • 时间标准:原子时 · 协调世界时(UTC) · 格林尼治平时(GMT) · 地球时(TT) · 力学时(DT)
    • 授时与守时
      • 授时:原时 · 历元 · 岁差 · 均时差 · 偕日升
      • 守时:地方平时 · 时区 · 标准时间
    • 其他:时钟 · 分点 · 时间地理学 · 时间生物学 · 未来学 · 时空 · 时间旅行 · UNIX时间
  • 规律
    •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之乱;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之乱;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之乱;元一统,明清继之,民之乱,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之。
    • 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眈眈。
      •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 胜者王侯败者贼。
      • 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 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 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 地域环境左右命运,西强东弱,北强南弱。
      •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河南、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 西方和北方割据势力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完成统一。这一点也很清楚,秦打败六国完成统一,隋打败南陈完成统一,宋打败南唐完成统一,元消灭南宋完成统一,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完成统一,都是西方或者北方的势力统一南方。从地理形势来看,中国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据高临下,自然对南方形成压力,加上北方只有向南发展才能得于较好经济条件,所以会激起统治者的进取心。
    • 朝代之初,君强臣弱;朝代之中,君强臣强,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 如汉之初,君有高祖,臣有三杰;汉之中,君有光武,臣为邓禹、寇恂之流;汉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曹操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 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 向北防御,向南发展
      • 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定律.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始终都是我们防御的重点方向。从秦国建长城以抗强匈奴,到六十年代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我们防御的重点。同时,我们由于受到北方强敌的压力,再加上南方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使得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当北方的强敌暂时不对我构成威胁,但向南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

地理(Geography)

  • 含义:地理geography的字根来自古希腊语:γεωγραφία(Geographia),由geo(原意为大地)和graphein(意为“写”),字面意思为对大地的描述。最早使用Geography的人为埃拉托斯特尼,他用此词来表示研究地表景物的学问。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如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关系等。

  • 研究范畴

    • 自然及人文现象的空间分析,意即对分布的研究。
    • 区域研究(area studies),意即利用地方和区域去诠释地球的特性。
    •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研究,意即自然界各种现象对人类的影响,或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效应。
    • 地球科学研究。

    相比之下,现代地理学则是作为一个全面涵盖的学科,在地理学界透过科学化的辩证,并且历经计量革命以及各种哲学思想进入学界后的对话,现代地理学重点是要寻求理解空间、深入有关人类及自然的复杂性。不仅仅只是“知其然”,而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地理学作为“人类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分为两大分支,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

  • 内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调查自然环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气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种现象及她们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
    • 人文地理学专注于人类建造的环境和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制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类如何影响其占用的空间。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 因为以上两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领域出现,为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在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上,评价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永续发展的安全状态和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制度技术)条件。

Thanks

for your visit~

微信搜索公众号: qingqiany
wechat qingqiany